新闻公告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公告 >> 正文
新闻公告
厚植劳动之基: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育人价值与时代使命
作者:王玉卓 点击数: 时间:2021/09/16 15:53:54

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,更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。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绝非孤立的教育环节,而是关乎高校育人质量、国家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,既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,也为民族复兴注入持久动力。

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,劳动精神培育是落实育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。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有道德、有担当、有本领的时代新人,而劳动精神中蕴含的敬业奉献、精益求精、艰苦奋斗等品质,正是新时代青年必备的道德素养。高校应构建“日常劳动+生产劳动+服务性劳动”的培育体系,通过设立“劳动日”、推进家校协同、开展实践实训等方式,让大学生在劳动中感知乐趣、养成习惯、提升能力。一方面,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,引导学生树立“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”的理念;另一方面,通过公益劳动、志愿服务等活动,培育学生的奉献精神与服务情怀,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,锤炼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。

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劳动精神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,对实现中国梦意义深远。当前,我们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,这一目标的实现绝非轻而易举,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奋斗。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,其劳动精神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与发展后劲。通过劳动精神培育,既能让大学生储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过硬的劳动技能,成为新型劳动者大军的核心力量;更能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,树立“以劳动托起中国梦”的信念,在各行各业中辛勤耕耘、奋勇争先。

新时代赋予劳动精神新的内涵,也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出更高要求。高校需切实扛起育人责任,将劳动精神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,让大学生在劳动中坚定理想信念、锤炼过硬本领、涵养家国情怀,既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,也成为民族复兴征程上的坚实力量,用劳动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。


Copyright 2011 - 2012 www.bhcy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25320号